Login

  admin@pn258.com

登录 |  注册 退出
bob·半岛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BOB半岛苗绣:非遗扶贫的“造血”范式让技艺传承让文化流传。

  BOB半岛苗绣:非遗扶贫的“造血”范式让技艺传承让文化流传。“我绣了这么多年花,一般都是给自己屋里人绣,现在这么大年纪了,没想到坐在屋里绣花还可以赚到钱。”

  70岁的杨明先,是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的一位苗族老人,也是山谷居民苗绣基地的一位高龄绣娘。她说的“绣花”,其实是湘西苗族最为古老的一种民间风物,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

  苗绣,是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一种传统刺绣艺术,是苗族人历史记忆的“活化石”。它针法纷繁复杂,民族风格独特,技法技巧独树一帜,绣品色彩丰富、富于质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代表了中国少数民族刺绣的最高水平。2006年5月20日,苗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3年,当神秘的苗绣走上巴黎舞台时,整个世界都被这藏于深山中的“针尖上的丹青”所惊艳到了。

  2018年6月,贵州苗绣蜡染惊艳亮相伦敦时装周,非遗技艺与潮流的碰撞,刷新了国内外时尚界对中国非遗文化的认知。苗绣,从濒临失传的技艺,一跃成为时尚界的宠儿,从身价数元飞升到价值万金。

  “苗绣以布为纸,以线当墨,以针做笔。藏在深山的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也没有留下过任何文字记载的民族。苗族妇女飞针走线,将飞、鸟、虫、鱼皆化作历史的片段,记录着苗族人的沧海变迁,代代相传。”山谷居民设计总监、苗绣非遗传承人易华,一边向大家介绍苗绣,一边查看苗绣基地绣娘们的作品,并指导绣娘们处理绣片的细节部位。

  武陵山脉,峡谷幽深,谷内流水潺潺,植被丛生,深居在这里的原住民,多为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

  十八洞村便是湘西有名的一个苗族贫困村落,为了摆脱贫困,这里的村民大多选择外出打工,只剩下一些老人、妇女和儿童,还有日渐残破凋敝的苗家村寨。

  曾几何时,湘西的苗族女人,从小就会苗绣。那被苗族女人视为“绣花”的技艺,如今却成为了让她们摆脱贫困的致富法宝。

  作为湖南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传统工艺振兴示范企业”,山谷居民将民族文化元素与服装、包帽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饰品、文创礼品、办公产品、民族软装等结合,赋予传统民族文化新的内涵。2014年8月,山谷居民设计的产品“绣连天”被当做国礼馈赠给世界银行行长。

  山谷居民发挥一己所长,与本地绣娘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希望通过设计创作出让苗绣与生活与时尚相结合的产品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帮助苗族姐妹们一起脱贫致富。

  这些苗族绣娘们,从“不会绣”到“我能绣”,从“懒得绣”到“争着绣”,从“卖不出去”到有“固定销路”,从“这个也能赚钱”的质疑到“这个真能致富”的惊喜,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进来,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月收入平均都在2000元以上。山谷居民依靠苗绣,带动着越来越多的苗族妇女参与就业。

  如今,由于苗绣耗时长、原生产品单一、市场窄,苗族女性往往选择放下这些宝贵的手艺,外出务工。如何吸引年轻一代研习苗绣、蜡染等技艺,如何让苗绣能够转化为切实的经济利益,是传承苗绣非遗文化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非遗+扶贫”,是将非遗保护和文化精准扶贫相结合的创新模式。“让妈妈回家”计划,是湖南省文化厅、湘西州文广新局依托湘西州丰厚的非遗资源,在国家文化部的指导下,链接国际品牌服饰及本土传承企业,在当地开展的集非遗生产性保护、文化精准扶贫于一体的苗绣振兴项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熟谙此道的山谷居民,在凤凰老家寨、花垣十八洞村、吉首坪朗村,成立了苗绣手绣基地,并举办多次《苗绣非遗技艺文化培训班》,为想要做苗绣的妇女进行技能培训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将技法与文化对接,使生活与生产融合。这些妇女培训合格后还能签约成为苗绣基地的绣娘,上岗就业,增加收入。

  妈妈回家,借势脱贫,山谷居民正在探索一条“订单+绣娘,非遗+扶贫”的新路子。让手艺逐渐转变为职业,用流通的非遗产品,重建手艺人的职业尊严,帮助有一技之长的她们脱贫致富。

导航栏目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400-123-2366

公司传真: +86-123-2366

电子邮箱: admin@pn258.com

公司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