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admin@pn258.com

登录 |  注册 退出
bob·半岛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BOB半岛刺绣碰撞摄影华人艺术家用细密针脚绣中国山河

  BOB半岛刺绣碰撞摄影华人艺术家用细密针脚绣中国山河【东西问客户端8月21日电】8月20日,“山河锦绣——华人艺术家杨一信丝绸针画艺术展”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展。走进展厅的观众,会被一幅幅体现中国壮丽山河的作品吸引,仔细一看,这并非摄影而是丝绸针画BOB半岛

  ▲2024年8月20日,美籍华人艺术家杨一信(左)将自己的作品捐赠给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当日,“山河锦绣——华人艺术家杨一信丝绸针画艺术展”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展。华人艺术家杨一信将千年历史的中国刺绣技艺和原创摄影作品相结合,开发出新的刺绣针法,创造“丝绸针画”作品。李国庆/图

  华人艺术家杨一信将有着千年历史的中国刺绣和原创摄影作品相结合,开发出新的刺绣针法,创造“丝绸针画”作品。本次展览开展之前,杨一信接受记者采访,畅谈中西艺术文化之碰撞BOB半岛

  30年前,因开展服装贸易工作契机,杨一信从美国纽约来到中国苏州,苏州的古老刺绣对他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他由此开始对刺绣进行研究。“我拜访苏州的刺绣大师和艺术家,向他们学习技法,细心钻研其中。很多人难以想象,一个身高超过180cm,曾经担任过运动员的男人,可以拿起绣花针。”

  此前杨一信有着丰富的摄影经验,用相机记录下美国的世贸大楼、白宫,中国的长城、黄山、黄河;用快门定格下海内外体育明星、政坛领袖,以及街道田间普通人的脸庞。

  诞生于西方的摄影技术与来自东方的传统手工艺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杨一信表示BOB半岛,中国传统刺绣大都以花鸟鱼虫等为主题,与其希望展现的江河湖海等有所区别。因此他在传统刺绣“密接其针、排比其线”,以及刺绣工艺家杨守玉“乱针绣”等技法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尝试和创新,以便能更好的表现宏大主题。

  摄影师往往通过光影的对比、色彩的调度,传达出真挚的情感,而杨一信将这样的艺术体验与刺绣相结合,使得一幅幅“丝绸针画”光线明暗强烈、富有立体感。

  本次展览中向观众呈现的第一幅作品,名为《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是2005年夏秋之交,杨一信与几位摄影家一同去黄河壶口瀑布采风的场景。当时壶口瀑布水量充沛,带着大量黄沙的水,从高处突然进入有较大落差的狭窄空间,就像万马奔腾,非常壮观。“同行摄影家,抓拍下这一难得的瞬间,而我也将其创作成丝绸针画《黄河之水天上来》。”

  这些年杨一信走过中国许多地方,他有过多次拍摄长城的经历。“在中国有很多拍摄长城的摄影师,可能我的摄影技术不是最好的。但我将摄影与刺绣相融,突破传统技艺的局限性,这可能也是传统艺术创造性地转化和创新发展。”

  “多年前我在美国办展,美国人看到长城的景象,感受到这断壁残垣之间,中国的古老文化和悠久历史。”杨一信说。

  杨一信1947年出生于广东汕头,1971年移居香港,1978年定居美国。在他的家乡汕头,有一个被人广泛熟知“小公园”,承载着华侨华人的万千乡愁。这“小公园”指的是汕头市金平区内的一片老城区,以建于1934年的中山纪念亭为中心,又被称为“小公园开埠区”。

  “小公园”对于很多潮汕人来说,不仅是一个地名,更是情感的寄托。“华侨华人爱国爱乡爱自己的家人”,杨一信希望将“小公园”融入创作之中。“我25岁离开家乡,再回去时早已不是当年的景象,很多地方我都认不出来了。我对着中山纪念亭不停拍摄,在一个华灯初上的晚上,拍摄到自己的满意的作品,并希望将其制作成丝绸针画作品。”

  走进展览,观众能够感受到杨一信在作品中倾注了无限情感。那是他对于家乡,对于中国发展历程的回顾。他曾无数次的按下照相机快门,选择最有感情的一幅画,绣出来。

  尽管受到颈椎病的困扰,但杨一信心中一直都记得那个背着三脚架,两个照相机,五六个镜头,爬上长城,爬到最高烽火台的自己;那个意气风发,对艺术和生活倾注无限热情的“少年”;那个说到动情之处,会流下眼泪的性情中人。(完)

导航栏目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400-123-2366

公司传真: +86-123-2366

电子邮箱: admin@pn258.com

公司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