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admin@pn258.com

登录 |  注册 退出
bob·半岛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BOB半岛玉溪工艺大师、傣族民间刺绣高手刀向梅:激扬青春开拓锦绣天地

  BOB半岛玉溪工艺大师、傣族民间刺绣高手刀向梅:激扬青春开拓锦绣天地关注刀向梅的朋友圈,就知道她一直很忙,从年初参加玉溪市五届一次会议、到春节期间戛洒花街节游演、县上文化旅游推介活动、交通安全志愿者活动……每一次活动中,她都不忘把媒体的视角引向她的家乡——新平县戛洒镇平寨社区平寨村,在她美丽的家乡有着令人惊艳的傣家刺绣、民族服饰,这也是花腰傣一张秀美的文化名片。作为一位80后的“云南省民族民间刺绣高手”,刀向梅说,有目标的人在奔跑,好多计划都没有实现就过了大半年,时间真的过得太快了。

  “男人看田边,女人看花边”,花腰傣女孩六七岁就能舞针弄线。一代代花腰傣女子,都把最美的刺绣穿在身上,绣制的图案多为四叶菜、八角花、薄荷、鱼尾、凤凰花、槟榔叶等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结构精巧细密,色彩搭配鲜艳。每幅图案中,都融入了她们无尽的遐思,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00年,小学毕业的刀向梅开始跟随妈妈学刺绣。这也是傣家女孩子人生的必修课,在世人眼里,只有绣花绣得好的女孩子才嫁得出去。刚开始,虽然针脚粗笨幼稚,但机灵的刀向梅在边玩边学中,初步掌握了傣绣的基本要领。当年看着母亲一针一线为自己做着嫁衣,年幼的刀向梅觉得刺绣离自己的生活很远。高中毕业后,刀向梅外出打工,城市炫目快节奏的生活让她有些茫然,每天为生计辛苦奔波,却一点也不踏实,她特别思念家乡,但家乡没有她想要的生活。就在这时,小伙伴打电话来,说是家乡成立了新平花腰傣手工艺开发协会,协会组织当地妇女利用农闲时间,统一加工旅游商品,增收致富。那一年是2008年。彩色的绣线,把刀向梅拉回了家乡,重新拾起了绣花针,她开始像祖辈一样,用织机和针线描画自己的花样年华,很快她就掌握了10多种技法。刀向梅告诉记者:“母亲和奶奶11、12岁就能独立绣花,她们那辈人都是自己织土布、绣花,只是为自己穿得更好看点。现在她们的手艺却能变成商品,母亲绣的一块背兜就能卖到三五百元,经常有外地的客人找到家里来拿土布和刺绣。母亲三个月就能做一件精致的外衣,每逢戛洒举办汤锅节、沐浴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当地妇女们就带着自己的绣品去卖;而新平刺绣协会统一订制的绣品,还远销新加坡、香港等地。”性格开朗、活泼美丽的刀向梅,不仅刺绣做得好,更擅长推介本民族的文化与历史。2012年,刀向梅被推选担任协会副会长,她一边专心刺绣,一边带领协会会员研发新产品。据刀向梅介绍,协会在各界支持下,不仅是花腰傣传统文化开发、保护、传承的载体和依托,更致力开发少数民族旅游和文化产业,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新模式。在20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Award)评选活动中,新平花腰傣手工艺品开发协会选送的手工抱枕和餐具系列2件产品获得认证,为打开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刺绣为花腰傣服饰文化锦上添花。刀向梅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生活场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刺绣技艺通过女子灵巧的手指展现在衣裙上,而小卜哨(傣族小姑娘)的“美丽的情思”也是通过精美的针线传达;傣家女子身着自己做出的彩衣与心爱的人约会在大青树下,款款而来、婷婷玉立,摇曳的裙裾飞舞旋动,花腰带如彩虹般艳丽……“在村里,不少奶奶辈的老人们至今一直守着简陋的织布机,织出绚丽多彩的土布;绣娘们手把手教女儿刺绣,为女儿缝制新嫁衣。花腰傣传统的刺绣手艺就是这样代代相传的”。

BOB半岛玉溪工艺大师、傣族民间刺绣高手刀向梅:激扬青春开拓锦绣天地(图1)

  随着新平旅游业发展和戛洒打造旅游小镇的热火朝天,当地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傣家刺绣成为民族文化的一张秀美名片。身为平寨社区妇联主席和戛洒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员工,刀向梅深知联络组织更多的妇女加入刺绣队伍,不仅可以为她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更可以把民族刺绣做成品牌,让民族文化通过走市场得到传承、创新和发展,更多地融入现代生活,服务当地旅游业,从而赢得更大的市场。跟随刀向梅走进平寨村,走进土掌房,当听到屋里“唧唧”复“唧唧”的织布声,也就把繁华与浮躁关在了门外。临窗下,73岁的刀元珍老人安静地推拉着古老的织布机和梭子,织布机和她一样历经沧桑,见证美丽与衰老的变迁;旁边几位年龄不等的绣娘低头忙着手中的绣品,一边聊着我们听不懂的闲话,她们身上的花腰傣服饰,见证着她们曾经的青春年华。她们穿着巧手随心剪裁出的衣裙,在小村里美丽着自己的人生,也使一门古老的技艺得以源头活水,生生不息。刀向梅说,这些绣娘都是她召集来的,勤劳的傣家女子最轻松、最舒心的时光,就是这样围坐一起刺绣。不用去田间地头日晒雨淋忙农活,不用奔忙在农贸市场售卖农产品,只要拿起针线,岁月一切安好!正是前辈身上这种将刺绣与美好生活向往融为一体的知足常乐,让她下定决心回归家乡,立志传承民族刺绣。2015年,刀向梅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建立“农妇+市场”、“保护+产品”的运作模式,以创新的思路、细腻的设计,让民族刺绣与时尚生活更紧密地结合,也让古老的手工艺找到新时代的传承之路。刀向梅联络了戛洒分散在各村寨的绣娘120多位,成为公司不在册的“员工”,绣娘多为中老年妇女,可以按刀向梅的设计要求来做市场产品BOB半岛,也可以沿袭传统做民间生活服饰,由刀向梅统一收购后销售。

BOB半岛玉溪工艺大师、傣族民间刺绣高手刀向梅:激扬青春开拓锦绣天地(图2)

  其中有30多位手艺精湛、年龄在30多岁的绣娘,刀向梅专门组织将她们送出去培训学习,让她们在拥有手艺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从彩线的搭配到花样的设计更为丰富、创新BOB半岛,有时尚感。刀向梅瞄准当下年轻人生活中追求时尚与民族文化混搭的潮流,设计出系列的衣服、包、鞋及佩饰、挂件,民族刺绣是产品上画龙点睛的一笔。刀向梅还把民族刺绣推广到办公用品设计上,通过广泛的渠道传播民族文化;同时利用新平、戛洒每年的文化旅游活动,组织生产市场畅销的旅游商品。刀向梅的花腰傣手工艺品制作服务中心开在镇上,这是刀向梅展示各种刺绣作品的平台,也是一个展示民族文化的窗口。刀向梅告诉记者,老一辈绣娘手艺精美,但缺少创新;公司里的年轻员工有着活跃的设计创新思路,两者的结合,使古老的刺绣技艺如沐春风。现在,刀向梅构思与云南大学商旅学院合作,希望通过与大学建立实训基地,让大学生的设计理念融入刺绣,解决民间工艺在设计上的短版,增强民族文化走市场的创新设计能力,丰富产品种类。刀向梅在傣族刺绣工艺传承上的努力与推广,使她于2016年赢得了省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局、省妇联联合授予的首届“云南民族民间刺绣高手”荣誉称号,她的作品多次荣获省、市、县民族大赛奖项。2013年,刀向梅被选举为玉溪市代表,身份的变化使她发扬光大民族刺绣的初心更加坚定。她通过代表议案提出加大花腰傣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力度,更希望通过自己身体力行的努力,让花腰傣刺绣既为当地妇女带来经济效益,更能得到保护传承。[链接]刀向梅简介:刀向梅,女,傣族,1988年11月出生,云南新平人,十六届、十七届县代表,四届、五届市代表,先后荣获玉溪市妇联“三八”红旗手BOB半岛、玉溪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入围首届“云南民族民间刺绣高手”40强;个人作品分别荣获云南省首届民族民间手工传统刺绣、十字绣大赛三等奖和优秀奖、云南省工美杯“玉溪文博·工美杯”二等奖、新平首届民族大赛金奖,2件作品获得联合国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现任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平寨社区妇联主席、新平县花腰傣手工艺品开发协会副会长。(玉溪日报社记者 杨雪 沈阳)

导航栏目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400-123-2366

公司传真: +86-123-2366

电子邮箱: admin@pn258.com

公司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