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BOB半岛藏在指尖里的江西非遗(图)
BOB半岛藏在指尖里的江西非遗(图)以针为笔,以线为墨,绣针穿梭于经纬交织的手工夏布上,勾勒出一幅幅水墨丹青画。位于新余市渝水区的夏布绣博物馆,虽然只有600多平方米,却馆藏上万件刺绣珍品。
在博物馆,绣娘们正在工作室专心致志地学习夏布绣技艺,以特色针法绘制山水世界。实际上,不只是描绘山水世界,箱包、家具、灯饰等元素正与夏布绣融合,新兴业态不断衍生。年轻的传承人,正用新的表达方式,为这项本就脱胎于江西民间的传统技艺注入新的现代活力,被更多人所喜爱,重新回到大众视野。
夏布是以苎麻为原料,将植物纤维经过多道工序加工后纺织而成的布料,其纹理自然,经纬线脉络分明,给人以古拙、朴素之美。江西是我国重要的苎麻种植基地,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越先民就已经从事苎麻耕种和手工织造夏布。
“夏布绣是以夏布为绣地、以绣地材质命名的绣种,俗称‘麻布刺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民间绣活(夏布绣)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小红介绍,在夏布上刺绣江西民间早已有之,但多用于帽子、围兜等实用性物件。随着时代发展,这类手工活计便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艺术刺绣方面,由于夏布质地粗硬,并不是其常用材料,民间还流传着“麻布绣花,底子太差”的俗语。
谈及为何走上夏布绣传承道路,张小红说,以前女子都讲究心灵手巧。因此,她从小便跟随纺织夏布的姑婆学习织布、剪纸、刺绣等技艺,本来为的只是掌握一门谋生手段。时间久了,夏布绣的技艺传承便在她心里扎下了根,“除工作外,业余生活都扑在了手艺上”。
2000年,42岁的张小红决定全身心投入到夏布绣上。她表示,在外学习艺术刺绣时,受四大名绣的启发,才发觉自己当下追求的美到底是什么样子。苏绣等四大名绣是用丰富的针法语言表现其地域的历史文化,彰显艺术之美,那江西的特色绣种又如何在当代呈现并发扬?带着这样的疑问,想起小时候习得的麻布刺绣和新余“中国夏布之乡”的美誉,张小红开始尝试在夏布上绣艺术刺绣。
有想法还得能落地。夏布质地粗硬,刺绣时手指容易被扎成“蜂窝”,绣完画面起伏不平,怎么成为一件合格的艺术刺绣作品?为此,张小红开始研究如何在保留夏布自然肌理、本色的同时,变得更软。经过反复试验,她终于发现一些诀窍:例如选材时,首选野麻;在晒麻时,用淘米水反复淘洗晾晒……
在改良夏布的同时,张小红也不忘精研绣工。走进夏布绣博物馆,宛若水墨画的夏布绣作品映入眼帘,靠近些,便能在古朴的麻布上看到变化丰富的刺绣针脚。在博物馆二楼,则陈列展示着上百件江西民间绣品。“这些都是我收集而来,作为绣娘们学习研究的实物资料。”张小红说,如今,她已创新了以透底针为代表的6种夏布绣针法,并吸纳了上百种民间刺绣针法,拥有200多项专利和版权。
在张小红看来,夏布绣是以针为笔、以线为墨,绣制在夏布上的山水写意艺术。不过,在一幅山水画中,往往看起来简单素雅的颜色在实际操作中是最难以展现的。
“刺绣不比画画,画家一笔,绣娘千万针。”张小红介绍,要想呈现出水墨丹青的写意传神,绣娘则需要使用深浅不同的绣线、虚实相间的特色针法,来表达晕染效果、明暗变化等,难度极大。所以,夏布绣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布料上,更体现在技法、风格上。也正是夏布古朴典雅的特性、特有的刺绣工艺、灵活多变的针法和水墨丹青的题材风格,组成了夏布绣独有的语言体系。
夏布绣脱胎于江西民间传统刺绣,具有浓郁的古典艺术美和传统特色之美。在张小红眼里,它不仅是新余、江西的文化品牌BOB半岛,也是长江流域的文化瑰宝。
印度、越南、匈牙利、俄罗斯、德国、泰国、韩国……多年来,张小红走出江西,前往了10多个国家考察学习,并积极参加文博会等国内外展演活动,与国外刺绣匠人交流互鉴,只为“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夏布绣的风采”。她和儿媳吴婉菁带领团队创作的夏布绣作品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德国特里尔城市博物馆等馆所。
吴婉菁仍记得2018年,自己和张小红带领团队“扛着作品一路漂洋过海”前往德国参加中德文化交流展的经历。“当时是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我们花了半年时间绣了一幅《马克思肖像》去参展。由于特殊原因,绣品只能我们自己随身带着。”吴婉菁介绍,他们团队从新余出发到达南昌,后又到上海转机,几番辗转才到达了德国。落地之后,展会期间又因为行程安排较为紧凑,团队不得不从展览现场跑往捐赠现场,“一路都很赶”。
“好在,这趟旅程,我们团队亲眼见证了《马克思肖像》被特里尔城市博物馆永久收藏,当时就感觉一路奔波都是值得的。”吴婉菁说。
“夏布绣赋予了我生命。虽然我今年已经66岁,但传承夏布绣是我的终身事业。”张小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4年,民间绣活(夏布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是江西刺绣类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夏布绣需要精湛的刺绣技巧和长时间的实践才能掌握,过长的学习周期也“劝退”了不少人。
虽然很难,但张小红和吴婉菁并没有放弃。一方面,两人主动对接当地残联、妇联组织待业妇女和残障人士进工作室进行“一对一”的技能培训,开展扶残助困的同时培养人;另一方面,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通过设立大师工作室和高校校外实践基地、举办非遗文化讲座、开展研学活动等方式,为传承培养生力军BOB半岛。
光是这些还不够,在张小红和吴婉菁看来,作为脱胎于民间刺绣的夏布绣,要更好传承发展BOB半岛,还需要创新,与老百姓生活紧密相连,才能重新回到“大众视野”。于是,吴婉菁尝试融合现代设计元素,让夏布绣“跳出”画框,开发出了箱包、首饰、灯饰、茶艺用品、文房收纳等夏布绣周边产品。同时,开发带有夏布绣元素的文创周边。“这些产品既具有实用价值,又体现了夏布绣的艺术魅力,市场反响还不错。”吴婉菁说,未来她们团队也将继续尝试,探索夏布绣的更多“打开”方式,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时代感的非遗产品,让大家都用得起、愿意用。
推荐新闻
- BOB半岛汴绣与宋瓷:探索中国非遗背后的2025-01-18
- BOB半岛藏在指尖里的江西非遗(图)2025-01-18
- 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固安:一2025-01-18
- BOB半岛李子柒唐风造型受追捧国风美学再2025-01-18
- BOB半岛惊艳!耗时5年手工刺绣枣庄大姐2025-01-18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400-123-2366
公司传真: +86-123-2366
电子邮箱: admin@pn258.com
公司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