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admin@pn258.com

登录 |  注册 退出
bob·半岛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传统苏绣如何绣出新花样

  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传统苏绣如何绣出新花样走进苏州刺绣研究所原所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美芳的苏绣艺术创新中心,迎面便是由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创意,张美芳刺绣的《金核子对撞科学图像》,柔韧至极的蚕丝却将金核子对撞爆发的强大冲击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不仅赢得李政道的充分认同,还被吴冠中等著名画家赞为“神品”。

  作为苏绣创新的领军人物,苏绣艺术创新中心主任张美芳对记者说,正是在李政道的启发和鼓励之下,她才勇敢地走出了一条苏绣创新之路。

  2000年6月,李政道在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敦煌艺术研究专家常沙娜等陪同下,前往苏州刺绣研究所参观,他对苏州的刺绣艺术大加赞赏。同年10月,李政道约请张美芳到上海再议刺绣创新一事,并正式提出把“金核子在真空管对撞的科学图像”做成刺绣的想法。张美芳原本还有些顾虑,但在李政道的耐心讲解和近乎“一意孤行”的坚持下,张美芳接下了这一任务。

  “科学图像的演绎,一定要寻求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表达。”李政道的话,一直在张美芳耳旁回响。常规的蚕丝显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首先要解决的是材料问题。百寻不得时,张美芳了解到有一种截面呈三角形的“异形丝”材料,她顿时如获至宝。用这种“异形丝”与常规真丝结合绣制,能使作品的刺绣线条产生强烈的折光感,有极强的立体效果。张美芳专门成立了创新“科学苏绣”的研制攻关小组,解决刺绣材料的难题,又抽调4名技艺高超的苏绣高手专事针技法的研究攻关,并承担刺绣工作。经过5个多月的努力,这幅1米见方的“金核子对撞”面世,并于2001年5月在北京“科学与艺术”国际作品展览上展出,为艺术界和科学界称道。

  “艺术贵在创新!正如李政道在评价苏绣艺术时所说:文物化新方成文化,苏绣创新能生万象。”张美芳说。19岁时,她通过集体招生,进入苏州刺绣研究所,师从著名苏绣艺术大师、“虚实乱针绣”开创者任嘒闲。

  了古知今,方能艺随时代。张美芳寻访创造乱针绣的苏绣名家杨守玉,对乱针绣针法特点、艺术表现形式、适用范围进行考察研究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并写出了《苏州刺绣针法》等专著,为以后进行苏绣艺术创新奠定了扎实的技艺基础。

  1993年,为了汲取西方艺术营养,张美芳来到纽约。一连三天,她参观了纽约大大小小几十个画廊和展览馆,从中学到了很多西方艺术的表现手法,极大地改变了她的思维方式,决心要使苏绣艺术走向多样化和个性化。

  为适应现代人的审美,张美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不断在针法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技法、材料和形式方面进行尝试、探索,以找到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现代生活、现代科技的最佳结合点。她每年赴京拜访常沙娜、吴冠中、袁运甫等,向他们讨教,把他们的话一字一句记在本子上,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她还力主绣研所员工学习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等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审美能力,让他们能读懂书画家的艺术语言。”

  2004年年底,在李政道的力倡下,张美芳创办了苏绣艺术创新中心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专门从事苏绣艺术的创新研究。在她的带领下,一件件富有时代气息的刺绣精品诞生。作品《敦煌藻井》整体运用了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老针法“打籽绣”,30多万粒细小的“籽”密密排列,使得绣品层次丰富,韵律感十足。作品《大鹏》,全部采用纯白丝线,创新运用乱针绣法,灵活交叉的线条变化,绣出了“大鹏”磅礴展翅和云雾翻腾的宏大气势。而显微镜下光怪陆离的万花筒,也在张美芳的针尖下完美显现。

  张美芳还创造性地运用传统针法对吴冠中的彩墨画、常沙娜设计的藏族唐卡、古代书画等进行二次艺术创作,并在北京举办了“吴冠中绘画刺绣作品展览”。她还和美国风光摄影家罗伯特进行长达二十多年的合作,把罗伯特高水平的风光摄影照片搬到刺绣上,绣出了比原作更精美的风光刺绣。2012年,由苏绣艺术创新中心承担的“刺绣工艺创新与示范”项目,被列为2012年度国家文化创新工程。2013年,张美芳荣获第二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

导航栏目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400-123-2366

公司传真: +86-123-2366

电子邮箱: admin@pn258.com

公司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