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BOB半岛传统手艺变形记
BOB半岛传统手艺变形记非遗短视频、非遗文创、非遗研学……越来越多的“非遗+”正在解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多种路径。其中,尤以传统手工艺为甚。透过这些手艺“形变而神不变”的故事,我们可以获得诸多关于非遗如何在当下活化与发展的启示。
“修竹大叔”是居住在贵州赤水的一名竹编手艺人。在一个个竹编手艺短视频里,“修竹大叔”手起刀落,干净利索,霎时间,一根根竹子便在他的手中化为了宽窄一致、均匀光滑的竹丝,然后被编制成精致的竹制品。
自2017年起,他试着把竹编制作的过程拍下来,上传到短视频平台。凭借一条中秋节“竹编月灯”的短视频,他登上“微博热搜榜”,获得广泛关注BOB半岛。在一场场跨时空的隔屏互动中,“修竹大叔”的短视频作品不断碰撞出新的创意,不仅展现了他熟谙的手作技艺、富含巧思的竹编设计,而且满足了网友们对“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的竹林生活想象。可以说,“修竹大叔”修的不仅是竹子,更是一种淡泊宁静的手艺人情怀。
在竹编的“变形”故事里,新媒体作为当下内容传播的重要渠道,拓宽了传统手工艺的营销渠道,也改变了产品形态。从售卖手工制品到利用网络视频等方式进行艺术再创作,再从手工制作的“物质产品”到视频形态的数字文化产品,传统手工艺的价值在“云端”得到拓展。手工艺制作的过程从“幕后”被搬到“台前”,流量反哺了手工艺传承。
在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绣娘们正围坐在一起刺绣,日月星辰、树木花草、山川河流在绣娘的一针一线中渐次展开。
曾经,刺绣是衡量一位彝族撒尼妇女是否能持家的重要标准,从幼儿、青年、壮年到老年,不同年龄段的服饰和生活用品都离不开刺绣。上世纪80年代,随着当地旅游业呈井喷式发展,撒尼妇女挑花制作的钱包、挎包等旅游纪念品受到越来越多海内外游客的欢迎。为了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费时费力的手工刺绣渐渐被机绣所取代。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撒尼刺绣通过刺绣旅游产品设计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带动大批绣娘再次拿起绣花针,促进手工艺的传承,征集了大批“半手工型”高质量文创产品。
撒尼刺绣的“变形”紧紧围绕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变迁,从完全手绣的日用产品到“半手工型”文创产品、旅游纪念品,适度简化手工制作程序、缩短手绣耗费时间,大大降低了绣品成本,拓展了这项手艺的生存空间。
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传梭博物馆,是浙江土布纺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郑芬兰建立的一所以纺梭为主题的乡村博物馆。传梭博物馆展出了她多年寻访而来的2万多件纺梭。所谓“传梭”,就是对这项手工技艺的传习与传承。
20年多前,郑芬兰就创建了以手织布为原料的童装服饰品牌,为顺应消费新趋势,她又开始开发运营手工体验产品和服务项目。传梭博物馆就是她谋求手工艺功能转型的一个尝试,将博物馆定位为集市民休闲、游客参观、研学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乡村会客厅”,积极传递手工艺绿色低碳BOB半岛、生态环保等理念,并开发手工艺体验、研学体验等产品,让手工艺迈入了体验经济时代BOB半岛。
竹编从手工制品到视频形态的数字产品,彝绣从日用品到文创产品、旅游纪念品,传梭博物馆从生产销售手工产品到开发手工体验产品,在这些好手艺“变形”的故事里,我们发现:传统手工艺的价值拓展可以通过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趋势结合。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文旅深度融合,消费新业态、新趋势层出不穷,无论乡村还是城市、现实还是网络,都呼唤着传统与当代文化共生的新场景。(作者杨红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
推荐新闻
- 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新疆:哈2024-09-25
- BOB半岛传统手艺变形记2024-09-25
- BOB半岛“中国传统刺绣历史、工艺与典型2024-09-25
- BOB半岛四川三星堆、辽宁机器虎、河源猫2024-09-25
- 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四新”2024-09-25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400-123-2366
公司传真: +86-123-2366
电子邮箱: admin@pn258.com
公司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