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BOB半岛【“媒”好楚雄】《云南日报》三版聚焦楚雄彝绣产业一针一线绣出民族团结幸
BOB半岛【“媒”好楚雄】《云南日报》三版聚焦楚雄彝绣产业一针一线绣出民族团结幸福花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南华七彩彝绣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这一荣誉的获得是对公司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鞭策。我们将继续传承和弘扬各民族刺绣文化,以实际行动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践行者,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公司董事长丁兰英说。
楚雄彝绣拥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当地引以为傲的“指尖艺术”。南华七彩彝绣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4年,创办10年来,始终致力于彝绣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培育绣娘、加强产品创新、重视文化传承等举措,把楚雄彝绣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市场相结合BOB半岛,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作为楚雄彝族自治州彝绣产业的龙头企业,公司先后在当地创建了1个加工厂和8个扶贫车间,带动南华县10个乡镇84个村(社区)653户农户从事彝绣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达3263.2万元,有效带动当地2000多名农村妇女及残疾绣娘增收致富。
“彝绣手艺在南华县绣娘口手相教中已流传千余年,但长久以来都只是‘指尖技艺’,而非‘指尖经济’,精美的绣花衣、绣花鞋多为自绣自用,很少出售。”回忆起公司创建之初,丁兰英颇有感触。2012年,南华县举办野生菌美食文化节。家住南华县红土坡镇的丁兰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带着自绣珍藏的服饰、鞋子等绣品到南华县城摆摊销售,30多件绣品不到3天就全部售完,还有几名客人前来预订。于是,她与丈夫萌发了进城创业的想法。在公司成立之初,面对销路难打开,订单小、收入少的发展难题,丁兰英夫妇毫不气馁,凭着对刺绣文化的自信,潜心学习各种绣花针法,开设了南华县首家刺绣文化展厅,以“展”会“师”、取长补短。丁兰英先后掌握了平针绣、打籽绣、盘金绣等72种绣花针法,收集了当地200多种彝绣图样。
面对农村妇女照顾老小难离家、文化程度不高学技难等问题,在政府关于开展技能培训政策的支持下,丁兰英手把手传授带领绣娘增收致富。公司备足练习必需的针线和布料,到山区群众家门口手把手传授绣技,动员当地参学妇女加入刺绣合作社,免费配送用料,群发订单图样,定时回收绣品,按时支付报酬。“不出村就能学绣花,不离家就能挣到钱”的方式深受群众欢迎,一传十、十传百,南华农村妇女参加培训、参加合作社的积极性高涨BOB半岛。公司以合作社为平台,在带农助残上主动作为,采取优先培训、优先派单等方式,先后吸纳579名脱贫户妇女、109名残疾群众加入刺绣合作社,让脱贫户妇女、残疾绣工体面地上班绣花,挣钱养家。
“随着公司不断壮大,我们也在这里不断成长,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公司骨干李国秀曾经在非洲毛里求斯的服装厂打工,因需要照顾家庭和小孩返乡来到公司上班。通过不懈努力,李国秀逐渐掌握了精湛的彝绣技艺,2023年获得楚雄州彝绣“技术能手”称号,并在云南省第二十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手工刺绣竞赛中获得第一名。残疾人张瑞芳家住南华县偏远山区,在公司送学上门的帮助下,学会了40多种绣花针法,现已是“云南省工艺大师”,年刺绣收入稳定保持在6万元以上。
凭借在业界良好的口碑和精湛的技艺,丁兰英先后获得2022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全国乡村工匠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彝族服饰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云南省工艺刺绣大师等称号BOB半岛。在她的带领下,公司先后培养出彝绣能手、刺绣合作社骨干会员2322人,其中45人成为省、州、县彝族服饰、彝族刺绣非遗传承人,通过“指尖技艺”绣出七彩彝绣,也绣出了南华县民族团结进步的“幸福之花”。
“一直以来,公司不惜人力、物力、财力,把绣娘们组织起来,参加各类展演活动,努力扩大彝绣‘朋友圈’。”丁兰英介绍,在各级党委、政府及东南大学等帮扶单位的帮助下,公司通过参加上海时装周、米兰时装周及国内各行业相关交易博览会,与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服装企业达成合作,在刺绣订单大幅增加的同时,公司产品和款式也日益丰富,还让楚雄彝绣这项民族非遗技艺得到传承与创新。(云南日报记者 吕瑾 段晓宇)
推荐新闻
- BOB半岛广西绣球之乡:巧绣民族情 共筑2024-11-17
- BOB半岛【“媒”好楚雄】《云南日报》三2024-11-17
- 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文化中国2024-11-17
- 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省遗--2024-11-17
- BOB半岛26个字母十字绣图案大全_(12024-11-17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400-123-2366
公司传真: +86-123-2366
电子邮箱: admin@pn258.com
公司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BOB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